第(2/3)页 太子标双手紧握玉玺与虎符,冰凉的触感从掌心传来,却让他心中涌起滚烫的责任感。 他双膝跪地,将玉玺与虎符举过头顶,声音坚定而洪亮:“儿臣谢父皇隆恩!儿臣定当恪守父皇教诲,以百姓之心为心,以社稷之重为重,此生不敢有半分懈怠!” 此时,朱元璋在两名内侍的搀扶下,起身走下御座旁的高台,沿着丹陛西侧的台阶缓步退至殿侧,意为将朝堂的中心位置彻底让给新帝。 朱高炽与朱雄英对视一眼,率先跪倒在地,高声喊道:“臣等恭贺陛下登基,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!” 殿中文武百官紧随其后,无论开国老将还是新锐官员,皆整齐跪倒,三呼万岁,声音震得殿顶的瓦片微微颤动,连殿外的百姓也跟着欢呼,“承天皇帝万岁”的喊声传遍应天府的大街小巷。 太子标缓缓起身,走到御座前,转身面对百官。 玄衣纁裳的皇太子冕服已换成明黄十二章纹的帝王龙袍,九旒冕冠上的珍珠垂帘随转身动作轻晃,此前的太子威仪尽数褪去,取而代之的是帝王独有的庄重气场。 此时的他,已不再是皇太子,而是大明的承天皇帝。 朱标站在高台之上,目光缓缓扫过殿内躬身行礼的百官——傅友德、冯胜等开国老将,鬓角虽已染霜,眼中却满是欣慰,那是看着江山传承的安心;李景隆、徐增寿等新锐将领,身姿挺拔,脸上满是崇敬,那是对新帝的信服与期待;六部尚书、各省布政使等文臣,双手交叠于身前,神情肃穆,那是对皇权交接的敬畏。 他又望向殿外,雕花窗棂外隐约能看到百姓们挥舞的红色旗帜,听到此起彼伏的欢呼身影,连空气里都飘着喜庆的气息。 这一刻,朱标感觉自己仿佛成为了天地的中心,所有目光都汇聚在自己身上,世人的朝拜、山呼的万岁如同潮水般涌来,让他真切体会到“言出法随、口含天宪”的帝王威严——只需一句话,便能决定朝堂政务的走向;只需一个指令,便能调动千军万马。 可这份威严并未让他生出半分骄纵,反而让他心中的责任感与压力愈发沉重。 第(2/3)页